第(3/3)页 全当给自己放个假,又不是贱骨头,谁嫌自己工作干的轻松? 如今太子太孙二圣临朝,大秦一片欣欣向荣啊! 看看太孙殿下!颁布招贤令,天下贤人欣然而来,趋之若鹜! 这是何等盛况? 哦,值得一提的是,太子扶苏这边的人事调动集中在官。 而太孙赵泗这边的人事调动集中在通过招贤令的吏。 二者个有区别,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赵泗没发现啥能够直接任用的大才。 不是不调官,是没官可调,该任命的他早就任命过了,手上唯一能看的过去的就一个韩生,但赵泗作为太孙肯定需要一个管家。 至于弟弟季成,说实话才能有限,也比较中规中矩,优点是足够亲近,人也信得过,还比较听话,这样的人怎么用赵泗心里已经有了打算,只不过人事任命还需要再等等。 得看看自己这个弟弟胆子够不够大才成。 当然,现在所有事情都需要稍微等一下。 因为小稚奴满月了,要办满月礼。 当然,说满月礼并不恰当,实际上这个时代并没有所谓的满月礼。 这个时候新生儿出生的礼仪通常在出生后就可以举办,只要不是什么特别忌讳的日子就可以。 有的是刚出生就行礼,有的是三五天以后行礼。 约定成俗孩子满月成礼大概都得等到魏晋时期了。 之所以说是满月礼是因为满月举行生礼是赵泗亲自决定的。 生礼,其流程比较多,悬帨,射四方,告上,告祖,迎子,佩璋,指认,祈福…… 总之流程那么多,免不了要把孩子抱出来给大家认一圈。 孩子小,什么都不懂,所以所谓的生礼并不是办给孩子的。 而是告诉大家,这个孩子对我的意义以及对你们的意义。 他是我的继承人之一,也将继承我于你们之间的关系。 指认,就是给孩子指着说这是你的叔叔,那是伱的伯伯。 看起来是给孩子指,实际上是给来宾指,这是我的孩子。 所以生礼这玩意,是独属于嫡子的礼仪。 庶子通常情况下是没资格举办生礼的,因为庶子没资格继承父辈的人际关系。 因为涉及关系继承,所以哪怕是穷苦的庶人,通常也有举办生礼的习俗,实在没钱,那就吆喝着亲近的人吃顿饭。 至于皇室比较例外。 始皇帝没有皇后,因此诸子严格意义不分嫡庶。 但实际上举行生礼的只有一个孩子,那就是扶苏。 所以说扶苏党羽根深蒂固不断加注是有原因的,哪怕始皇帝再怎么表现,实际上他都在不断的强调扶苏的正统性。 当然,孙子一辈就没这个待遇了。 赵泗确实受始皇帝喜欢,可是始皇帝错过了赵泗的成长期,生礼又不可能补办。 至于重孙子这一代,自然不必多说。 也唯有小稚奴一人,能够值得始皇帝亲自为其操办生礼了。 “以后倒是可以将生礼都定在满月,约定成俗。” 生礼避免不了,有很多刚刚出生就忙不迭失抱出去见人。 可是刚出生几天的小孩子能有啥抵抗力?这个摸一把,那个亲一下…… 满月吧,满月吧……约定成俗也好。 总不能再这个时代跟他们讲科学不是?把生礼统一推迟到满月,对这个时代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