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七章 旅行的意义-《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错过了的确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毕竟自己的失败固然难以接受,但别人的成功更让人生不如死!

    好在运气也会触底反弹,接下来的几天行程完全是可以说是完美的。

    在去往念青唐古拉山的路上,首先抵达的是纳木错。

    一下车,徐洋和韩冰就忍不住迎风呼喊了起来。

    差点把高反给喊出来。

    但是场景实在震撼,水天一色,湖水碧蓝如玉,如明镜般辽阔。

    周围的小山峰上,五彩的经幡迎风飞舞着,层层叠叠,远远看过去像是彩色祥云。

    司机师傅也下车来透气,顺便和几个面容稚嫩的年轻人介绍着经幡的由来和寓意。

    苏成意安静听着,和自己记忆中知识的一一比对。

    五色经幡的学名叫做“风马旗”,本地人称为“隆达”,隆就是风,达是马的意思。

    寓意就是马乘风而起,将美好的祝愿送给神明,以祈求平安顺遂。

    虽然经幡遍地可见,但此处的风马旗是苏成意见过最多、最盛大壮观的。

    风声带着旗子哗哗作响,真像是轰隆隆的马蹄声。

    而真正要抵达唐古拉山顶,还需要徒步一段路程。

    方才还持着雄心壮志的几人,转眼就又成老弱病残小队了。

    苏成意搀着楚倾眠走上来,一路听着她哼哼唧唧的,还以为在抱怨。

    侧耳仔细听听,却都是一些“加油”“你可以的楚倾眠”“呜呜呜还有多远啊”的有些好笑的话。

    最后终于五人登顶时,望着远处波澜起伏的山丘,颇有几分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豪情壮志。

    徐洋注意到顶峰上有许多高高矮矮的小石堆,苏成意解释道:

    “玛尼堆,祈福用的,石头堆高,代表来路坦途。我们也可以堆几块。”

    徐洋一听,眼高手也高,直接选了已经被堆得很高的一块。

    于是本就摇摇欲坠的玛尼堆上,又添上了新的五块眼色形状各异的石块。

    唐古拉山的下一站自然而然,是真正的世界之巅——珠穆朗玛峰。

    坐上来时的车,经过“珠峰一百零八拐”的盘山公路之后,抵达了珠峰大本营。

    就像传闻中的冒险者营地一样,这里也是帐篷、火堆、旗帜所构成的。

    正式入住之前,在两位讲究仪式感的女生的强烈要求下,几人先去海拔5200米的纪念碑旁打了卡。

    其实经过几天舟车劳顿的旅行,他们的状态的确和韩冰在出发的火车上所说的一样,简直是遭到了摧残。

    尤其是现在又处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,空气干燥,嘴唇疯狂起皮。

    大家看上去都灰头土脸的。

    苏成意体感就是,走在这样的海拔高度里,真的想把身上所携带的东西都给丢得一干二净,因为这种喘不上气的感觉实在太难以忍受了。

    但这张合照里,所有人都没有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,反而迸发出一种极致鲜活的生命力。

    尽管没有精致的妆容,也没有漂亮的滤镜,韩冰还是很快用这张照片发了朋友圈。

    配文只有短短五个字——“旅行的意义”。

    打卡流程之后,终于见到了珠穆朗玛峰的真面目。

    徐洋沉思了一会儿,还是没忍住问道:

    “这就是珠穆朗玛峰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林桐仰着头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世界之巅?冒险者们的朝圣地?离天空最近的地方?”

    徐洋又接着问。

    “不然呢?”

    “为啥我感觉没有很高啊?”

    徐洋挠着头,问出了剩下几人心里都存在的疑问。

    苏成意看着远方白雪皑皑的山巅,慢悠悠地回答道:

    “你是不是忘了,你现在脚下是5200米高度的地方,距离珠峰只有三千多米的高度差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哦!”

    众人异口同声。

    苏成意指着手机屏幕上地图的路线,继续耐心解释:

    “得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高度。从大本营到珠峰脚下,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。

    所谓望山跑死马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
    临近夜晚,气温骤降,几人不再在外逗留,逃回了帐篷内。

    苏成意把来的时候带那件麂皮外套穿在身上,又换上一双黑色马丁靴。

    他身材比例很好,堪称行走的衣架子,被这样的穿搭衬得他像个男模似的。

    “靠。穿这么帅搞毛线啊。”

    徐洋裹着自己的东北大爷最爱军绿色大棉衣,看得眼酸,忍不住捶了他一拳。

    “那我俩换着穿。”

    苏成意倒是很好说话。

    然而衣服换了之后,气质也完全变了。

    苏成意穿这种军大衣自带一身正气,也是好看的,而徐洋穿麂皮外套就有点像精神小伙非要穿不合尺寸的衣服。

    于是最终还是灰溜溜地要求换了回来。

    大本营里的气氛很好,都是年轻人。

    帐篷里的白炽灯功率很低,光线昏暗,大家就嘻嘻哈哈地点起了蜡烛照明。

    徐洋作为本次旅行分队的交际花选手,和其他团队的人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。

    半个小时内就对帐篷里的人了如指掌了。

    那边是北方人,也是高中刚毕业。另一堆是江南那块儿的大学生,约着暑假旅游的。

    甚至连他爱她她爱他他爱她这样复杂的情感八卦都了解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